李昱德

姓名:李昱德

服務單位: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小

行政區:大安區


  1. 李昱德個人(團體)照
  2. 李昱德與學生互動照
  3. 李昱德與學生互動生活照

以學校動態系統合作觀點建構心理諮商專業

李昱德曾任導師、特教教師、生活教育組長、學務主任,這樣的經歷深刻感受到學校輔導需要以動態系統觀點,來建構支援學校,從2008年教育局將輔導教師列為編制內員額,在主動與校長、主任互動建立關係、倡議與支持下,筆者由訓導主任轉任輔導教師,以輔導教師為核心,加上訓導主任與組長工作期間累積的人脈與關係,開始規劃與發展學校動態系統合作觀的輔導工作。


建立關係提升心理諮商專業與產學合作引進專業人力資源透過人脈與溝通,讓行政、教師與輔導教師形成共識外,筆者加強專業進修,考取心理諮商相關博士班進修,在學習過程中,取得心理師、心理師督導資格、取得教育學心理專長博士學位;提升自我專業,透過上課、演講與研討會,認識與引進心理諮商的產學資源,建構合格與優質的諮商場地,申請讓龍安國小成為合格的心理師實習機構,招收碩士層級實習心理師,提供實習心理師免費督導,也兼顧個案管理,讓更多需要輔導的學生,受到專業的心理諮商服務。


傾聽與同理行政與導師對心理諮商的看法與需求動態調整服務透過筆者的傾聽與溝通,瞭解教師與家長對於接受心理諮商服務,擔心有標籤化現象,行政期待能夠提升輔導工作的能見度,服膺WISER輔導三級制為依規加強各級重疊範圍,努力以去標籤化推廣全校心理衛生,讓認輔成長小團體生活化,以同儕介入方式,請教師與家長鼓勵有需要的孩子自由報名參加。努力與學務處生教組,或者是各學年導師合作溝通,對於常常違反校規與跨班級外化問題(違規攻擊)學生,或者是內化問題(憂鬱焦慮退縮)學生,高衝突家庭與高風險家庭個案的掌握追蹤,鼓勵參加學生成長團體、親子團體或者開案成為個案給予服務,和學務處協同合作互相補位。提供學校個案生或班級經營有需要的老師們,教師諮詢服務,也提供個案學生活者家長在管教上有疑惑的家長,家長家長諮詢的服務。對於嚴重的特教生有輔導或家長諮詢需求個案,加強輔導與特教合作。筆者支援本校與他校的心理衛生、特殊教育等演講,透過週三教師進修的演講服務,讓學校系統中的行政、教師與家長都能有一些基本的心理衛生概念,提升教育與教養效能、兩性教育、人際關係、創傷輔導處遇、高衝突家庭處遇、生命教育與反霸凌…等議題的倡議。


運用內外部資源與調整輔導教師倫理此外,輔導教師比起心理師遇到更多倫理上的問題,特別是雙重關係與多重關係,因此也尋找其他外部資源,像是與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合作,進行家長輔導志工培訓,讓志工做故事志工與圖書志工,協助心理衛生繪本的各班宣導;與呂旭立基金會合作,引進高風險家庭親子諮詢,從基本個案諮商與團體諮商外,拓展其他心理衛生教育與系統諮詢的資源,在這過程中,也試圖去探索輔導教師與心理師不一樣的倫理議題與處理方式,避開系統工作中雙重關係的危害,善用雙重關係的有利面,發揮最大效能。


拓展空間與專業場地規劃李昱德努力與學校行政溝通,先是爭取一間獨立教室隔成辦公區與兩間個別諮商室,之後又爭取到另一個小間與團體諮商室,之後向臺北市衛生局於2009年2月同意龍安諮商室符合心理諮商所設置標準,之後又爭取到園藝區並且與學校小農園計畫合作,從原本只有一間教室,漸漸爭取與發展成四個工作區塊,分別是辦公室與等候區、三間個別諮商區、團體諮商區、空中園藝區,四大區塊。同時又為這些區域努力增加各個區域的設備,促進個別諮商、團體諮商、表達性藝術治療、園藝治療…等技術品質。在諮商辦公區、等候區以及個別諮商區,充實內部沙遊物件(沙盤與各種物件)、遊戲至治療物件、藝術治療媒材與藝術媒材櫃、桌遊設備、園藝媒材儲物(種植或烹調等用具)、環境布置,心理師獨立辦公區、學生等候區、個案與團體檔案與心理評估測驗區,提醒增加了電扇和冷氣空調。團體輔導室是一間地板教室,內有學生桌椅與軟地墊,可於桌面工作或地板上做藝術、遊戲或桌遊…等活動。園藝空中菜園區,地處屋頂附近,採光充足能促進植物生長,鋼架花台、多個園藝菜盆與栽植箱,讓失親、被霸凌、哀傷、憂鬱焦慮..等各類型個案或團體輔導都能有善運用。


學校輔導室經費有限,努力開拓管道充實諮商室的媒材設備,除了透過活動申請各項計畫爭取經費發展外,筆者透過一些嚴重個案輔導成功案例,讓學校行政、教師還有家長有所感,多位家長也感受學校輔導系統對個案有效幫助,主動捐專款或捐物資挹注諮商室,學校學生們也樂於將自己的玩具捐給諮商室,創造了一個友善的心理諮商工作環境。


龍安輔導室的工作總目標,筆者身為輔導教師建立關係凝聚共識,創造系統合作,是以生態系統觀為精神,學生為中心環境為背景,在學校系統與家庭系統之間,服務學生、教師與家長,融合行政、教育、特教與諮商輔導各專業交流形成,透過個別諮商、團體諮商、生態系統諮詢、團體成長活動、各種議題宣導…等,運用生活化活動(遊戲、藝術與園藝)自然去標籤化,提升諮商輔導專業被學校與家庭系統的接受程度,降低標籤文化對諮商輔導專業的抗拒與負面衝擊,達到全校心理健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