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如

姓名:劉佩如

服務單位:臺北市大同區大橋國民小學

行政區:大同區


  1. 劉佩如個人(團體)照
  2. 劉佩如與學生互動照
  3. 劉佩如與學生互動生活照

用創意營造幸福感動力的活力小太陽

春天裡的一股微風,是春風,當你靠近春天的太陽,你並不會感受到熾烈,反而是喜悅自如。佩如主任在校園裡的存在,正如一顆默默散放感動力的小太陽,讓親師生感染到幸福與溫暖。


創辦傳愛才藝秀,持續暢旺學生,十年如一日大橋的學生純真樸實、在眾人面前則較為羞赧,校內同仁皆認同教導孩子態度大方、展現自信,是值得努力的目標。於是佩如主任在擔任學務主任期間,實踐為學生打造舞臺展現自信的夢想,並把這個舞臺取名為「D.Q.E.S.傳愛才藝秀」。D.Q.是大橋的縮寫,進一步傳愛到校外,帶給需要溫暖的人群關懷,就是「Da–Qiao(大橋)Express-Love(傳愛)Show(才藝秀)」的真諦。有些孩子因為傳愛才藝的磨鍊,變得落落大方;有些班級,因為準備節目凝聚向心力;有些家庭因為共同表演,親子互動引人入勝。因為傳愛才藝秀,學校激盪出美好地文化,更在校外交織溫暖的見證。佩如主任10年來帶領學生關懷過兒童福利聯盟「葫蘆幼兒園」兒童、協助「新莊愛心育幼院」重建園區募款計畫、探訪馬偕醫院附設「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參觀永和耕莘醫院附設「大龍老人住宅」,以及到大橋長老教會展現鄰里共好的友誼,各場皆以學生豐富的才藝寓教於樂、展現自娛娛人的歡欣,並視需要將校內親師生的捐款,致贈受助機構,形成手心向下、以付出為樂的循環。


整合親師生期待,學生服四合一,省心又便民大橋國小以前有四套學生服,分別是男女制服、男女運動服,這對育有男女學童的家長而言,是一筆為數不小的治裝費負擔,加上廠商經常以缺貨為由,服裝供應品質不穩,佩如主任於是在擔任學務主任時發揮實事求是的精神,進行全校問卷調查,發現70%親師生認同期待整合服裝,並提升材料品質。接著展開一學期四合一男女同款新學生服討論、設計與產出的旅程,迎接的是一連串艱辛的過程、甚至質疑的聲音,但在秉持公平公開、公正評選的專業堅持下,順利進行親師生投票,終於產出四合一的學生服,從此以後哥哥的學生服太小件,也可以傳給妹妹穿,許多家長省下一筆治裝費,也不用再擔心孩子會記錯日子穿錯服裝,對大橋為數眾多的小康家庭而言,是一項省心便民的創新措施。


提升家庭學習力,成就好學家長,共學欣歡喜自白玉玲校長到任以來,積極鼓勵同仁辦理親職成長活動,佩如主任接任輔導主任期間,領導處室連續舉辦三年學習型家庭、二年愛陪伴活動,她樂意奉獻假日陪伴家庭共學成長,不管是戶外教育、生態體驗、大稻埕踏查、家務煥新工作坊、活力有氧、專書研讀、花藝體驗、親子烹飪、感覺統合專題研討等,各場都獲得家長好評。她認為「陪伴,是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投資」孩子的童年如同溪水一去不復返,好品質的陪伴縱然不是時時刻刻,但點點滴滴都能在孩子心中留下美好的記憶與溫暖。她也經常投稿校刊與家長對話,主動辦理愛之語專題研討,心心念念就是希望,家長認同並以行動響應陪伴孩子度過珍貴的童年。


敏察學生脆弱期,輔導兼融關懷,挺過心風暴110學年度佩如主任剛接任輔導室時,有一對姐妹花從萬華區國小轉來,他們來自脆弱家庭終於回到母親身邊,卻經歷許多生活適應的困難,由於親職角色不彰,孩子們一度瀕臨中輟,幸賴學輔團隊合作,在主任與專輔教師、導師努力不懈,並與社工體系縝密合作下,避免中輟之虞,今年妹妹也順利從學校畢業,畢業前妹妹代表班級寫卡片送給主任,典禮當天還開心接受主任的小禮物,留下美好的合影。回首過往,她深深體會,社會雖然有法律規章,但還是有許多人心無法到達的地方,需要以關懷融合,以善解包容相挺,才能平安度過生命不容易的心風暴。


回應雙語新需求,自修提升能力,與外師共備面臨教育現場雙語的浪潮,大橋國小已進行國際教育、及自聘外師的特色課程,111學年度白校長進一步期許輔導室推動外籍教學助理ELTA方案,佩如主任接下任務,以行動回應教學現場的期待,更為了確保教學品質,課餘自修參加英語檢定,成績大幅進步百餘分,她自嘲說:「以前學生時代,為了自己從來沒有這麼努力讀英文,但現在是為了孩子,總是要拼一拼,才不會被學生笑。」但從處室主任身分,調整成為與外師共備的夥伴,其實要花費許多額外的時間與心力,但她不以為苦,因為能看見學生自然以英文應答,全體一起唱著英文歌,這樣的甜美果實已覆蓋過苦澀,目前已整理建置達24本適合低年級的繪本資料,搭配媒材與教案,給任何未來想進行英語教學的同仁們使用的媒材。


有願就有力。在白玉玲校長的眼中,佩如主任是「三力」主任:對任務盡心盡力、對業務認真努力,有化困難為解決契機的行動力。特教余祈禛老師說:輔導與特教團隊在主任用心帶動下日漸茁壯,主任高EQ、高能量、凡事親力親為的處事與領導,讓我們由衷佩服。佩如主任在用創意豐富學生學習,看見需求以行動回應,默默營造幸福感動力的做法,為教育帶來活力,也體現了那句在「大橋新五倫階梯」裡最頂層的俗諺:Itismoreblessedtogivethantoreceive.(施比受更有福)。她希望:校園裡每位學生於春風化雨耳濡目染下,不只做一位接受鼓勵的學生,未來也能成一位手心向下,給予他人祝福的人。